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63章 扶持华人造船业(月初求月票) (2 / 6)

作者:水下野鱼 最后更新:2025/7/2 12:46:28
        光凭借这些早期的金融投资,就足以让自己的产业,位列未来香港十大财团之一了。

        10月23日,天空再一次下起了小雨,香港的旱灾,在温度降低以及适当降雨的双重打压下,已经好转了很多。

        杨文东也来到了位于葵涌醉酒湾的船坞。

        看着眼前大量忙碌的设备,杨文东问道:“这是第四个船坞了吧?”

        长兴航运的郑玉华回答道:“是的,这几年香港的航运大涨,很多东南亚的商船,也都经过香港卸货,这让我们船坞的生意也变的非常火爆。”

        “嗯,好。”杨文东点点头,又说道:“那第五个船坞,也可以准备建了,不用想着步步为营,我预估航运市场还会继续大爆发。”

        60年代,全球经济高速发展,海洋贸易更是发展急速,一方面欧美的本土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成本增加,工业开始大转移,产能逐步迁来亚洲;另一方面,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对海外进口商品需求也增加了。

        因此,航运规模增长极快,等67年中东危机爆发,更是指数级。

        另一方面,香港本土工业发展更是迅速,工业品出口额已经超过了贸易额,也就是说香港不纯粹是贸易港口,而是一个工业城市了。

        种种因素加起来,将会给未来香港船运带来天大的市场,也造就了未来的香港四大船王,其中三个排进了全球前十。

        而船多了,自然就需要船坞来维护、维修乃至审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