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第一步,要掀起波澜,还得靠茶馆——这四九城里消息最灵通的去处。普通百姓有几个舍得买报?
旗人老爷们更是不屑一顾。唯有那茶馆里三教九流汇聚,才是民意的源头活水。
可连日来,陆嘉衍寻遍京城说书人,竟无一人敢接这烫手的买卖。就在他焦头烂额之际,范先生领着七八位白发苍苍的老儒生登门造访。
“望之啊,”范先生抚着稀松的胡须,眼中闪着久违的光彩,“当年为你取这个表字,典出《论语·子张篇》——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老夫原指望你做个温润如玉的君子,随势而变。”
老人说着忽然自嘲一笑:“说来惭愧,老朽年轻时也以为读通圣贤书就能治国平天下。这些年试着用圣人之道处事,才明白那些之乎者也,不过是给人看的门面话。”
他颤抖着说道,“倒是这史书里的刀光剑影,才是真章。如今这局面,正该我们这些老骨头站出来说几句公道话了。”
身后几位老者纷纷颔首。最年长的张老太爷拄着拐杖上前一步:“我们这些老朽虽不中用,但好歹在茶馆里还有几分薄面。明日就去各大茶馆,给百姓们说道说道这天下大势!”
陆嘉衍望着眼前这群平均年过六旬的老先生,眼眶有些湿润,原来当年有这么多殉道者。
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从最初七八家茶楼的说书场,渐渐蔓延至整个四九城的茶馆酒肆。大帅将总统改为终身制,更欲世袭罔替。这换汤不换药的把戏,明眼人谁看不透?
第六十二章文死谏
红豆馆主适时推出一出新戏《曾公出征》。台上老生一板一眼唱道:“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