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峰点点头:“行,咱晚上吃中午剩下的饺子,还有带上山猪肉包,把食盒放火堆热上!”
很快,随身带的干粮都取了出来,锅里烧了水,火堆旁边留了热干粮的空儿,一会儿功夫,饺子跟包子加热之后的味道就扩散出来。
几个人在雪窝子里席地而坐,将带来的干粮分了分各自进食,吃饱喝足,用瓷缸子打了烧开的雪水挨个喝水,吃饱喝足,饭盒等家伙什就都收起来,跟爬犁等杂物放在雪窝子外面。
规整差不多了,四条狗子都牵进了雪窝子里。
这才天黑多会儿的功夫,狗子头上身上,已经挂了一层白毛霜,进到雪窝子里之后,生着火呢,很快霜化掉变成了湿漉漉的水汽。
因为在上山之前,大家就有在地窨子里打地铺的准备,所以雪窝子里的客观条件,比赵大爷嘴里说的正常情况要好不少。
几张大熊皮铺在地下,就能隔绝大多数的寒气,再铺上狍子皮做的褥子跟被子,至少躺在那里身下不是冷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赵大爷教给众人的火堆外侧堆雪墙建造热量反射面的技巧,非常有用。
火堆外侧的温度,经过雪墙的反射之后,大部分又回到了雪窝子里面,让雪窝子里的空间温度明显高了不少。
五个人,轮到值夜的,就在火堆旁边裹严实了盘腿坐着,其他四个人,就并排挨在一起,雪窝子里温度达不到地窨子里那么高,但是带着帽子的情况下,倒也感觉不到太冷。
临近睡觉,赵大爷一人给灌了一口白酒,趁着酒气上涌的热乎劲,大家早早地躺下休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