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八章最终的庭审 (1 / 3)

作者:袁竹 最后更新:2025/9/17 4:18:52
        秋意已深,梧桐叶被晨风吹得在法院门前的石阶上打旋,像无数枚攥紧的、泛黄的拳头。七点刚过,法院东侧的人行道就聚了二十多个穿着蓝色马甲的人,马甲后颈处“同心配送”的白色字样被露水浸得有些发暗,却依旧挺括。他们大多是骑手,有的手里还攥着没送完的订单保温箱——特意跟调度员请了两小时假,非要来这儿等个结果。

        “林律师昨晚没睡好吧?”老周搓了搓冻得发红的耳朵,目光落在法院大门里那道纤细的身影上。林溪正站在安检口整理黑色西装,指尖捏着文件夹的边缘,指节泛出淡淡的青白色。她听见声音转过头,嘴角牵起个浅淡的笑,眼底却藏着掩不住的疲惫:“把证据再核对了三遍,放心。”

        李默站在她身侧,穿着件洗得柔软的深灰色衬衫,袖口仔细卷到小臂,露出腕上那块旧电子表——还是三年前在大平台当骑手时,站长发的“年度优秀骑手”奖品。他望着那些围在警戒线外的骑手,喉结动了动:“他们比我们还紧张。”

        “不是紧张,是怕。”林溪把文件夹抱在怀里,像是抱着团暖烘烘的炭火,“怕再回到以前,暴雨天超时一分钟罚五十,生病请假扣三天工资的日子。”

        八点五十分,法槌敲击声在肃穆的法庭里响起,像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深潭。原告席上坐着五个西装革履的人,都是大平台请来的律师,为首的是业界出了名的“铁嘴”张律师,他手里的钢笔转得飞快,目光扫过被告席时,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旁听席上坐满了人,前排是“同心配送”的商家代表,后排是骑手,老周特意找了个靠近过道的位置,手里攥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里面装着给林溪和李默准备的热包子,却直到庭审开始,都没敢拿出来。

        “请原告方陈述诉讼请求。”法官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带着金属的冷意。

        张律师站起身,西装下摆扫过椅子腿,发出轻微的摩擦声。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叠厚厚的文件,“我方认为,‘同心配送’平台的核心算法、骑手派单模式,均抄袭我方当事人旗下平台。此外,其所谓‘骑手自治’的运营模式,实质是规避劳动法规,严重损害行业秩序……”

        他的声音抑扬顿挫,每句话都像精心打磨的刀片,试图在“同心配送”的合法性上划开缺口。李默坐在被告席外侧,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椅子扶手——他想起去年冬天,在大平台当骑手时,为了赶一个超时就扣两百的订单,骑着电动车在雪地里摔了一跤,膝盖磕破了皮,爬起来第一反应却是看手机里的订单倒计时。那时他从没想过,有一天会坐在法庭上,跟曾经压榨自己的平台对簿公堂。

        “被告方是否有异议?”法官看向林溪。

        林溪起身时,高跟鞋踩在木质地板上,发出清晰而坚定的声响。她没有急着反驳,而是打开投影仪,屏幕上出现两张并列的算法架构图——左边是大平台的,右边是“同心配送”的。“首先,关于算法抄袭指控,我方提交的第三方技术审计报告显示,‘同心配送’的派单算法采用‘距离优先+骑手意愿’双维度模型,而原告方算法核心是‘平台收益最大化’,两者的底层逻辑存在本质差异。”

        她的指尖在屏幕上滑动,指向架构图里不同的模块,“比如这里,‘同心配送’的算法会自动识别骑手的疲劳程度——连续工作四小时后,系统会强制推送休息提醒,而原告方算法在骑手连续工作八小时后,仍会不断增加派单量。这不是抄袭,是对劳动者权益的尊重,何来侵权之说?”

        张律师立刻反驳:“被告方混淆了‘人性化设计’与‘算法独立性’的概念!即便存在细微差异,‘同心配送’的算法框架仍源于我方当事人的技术成果!”他拿出一份标注着“内部技术文档”的文件,“这是我方在2023年的算法迭代记录,与‘同心配送’当前使用的算法存在70%的相似度!”

        法庭里安静下来,旁听席上的骑手们都屏住了呼吸,老周攥着塑料袋的手更紧了,包子的热气透过薄薄的塑料,在他手心里焐出一片湿痕。李默抬头看向林溪,她的脸色依旧平静,只是放在桌下的手,悄悄握紧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