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二十九章 汪中的不忿 (5 / 7)

作者:一万只熊猫 最后更新:2025/9/2 0:11:13
        事实上汪中也知道自己性格上的毛病,他的办公室里就挂着一副手书“峭厉峻急,不集其福。”意在告诫自己要戒褊去急,泛爱宽容,张弛有度,才能存其心,养育其正性,达到仁人的境界。做学问要和顺以从众流,才能学业精进。如此,方能胸怀广大,无灾无祸。

        话说回来,汪中不去参加欢迎仪式,可小学校的一帮老师都去了,连王贞仪听说后也跟着老尤去了。等一群老师回来后就开始闲聊,说真没想到岛国现在竟然有这么多醉心于自然科学的人,而且水平还出乎意料的好,居然知道开普勒第三定律如何布拉布拉......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汪中越听越恼火,终于忍不住拍案而起道:“什么兰学!我泱泱华夏,汉、唐以后所服膺者,昆山顾宁人氏、德清胡朏(音同匪)明氏、宣城梅定九氏、太原阁百诗氏、元和惠定宇氏、休宁戴东原氏。所谓古学之兴也,顾氏始开其端;河、洛矫巫,至胡氏而绌(音同处);中西推步,至梅氏而精;力攻古文者,阁氏也;专治汉《易》者,惠氏也。凡此千余年不传之绝学,及戴氏出而集其成焉。”

        在座的老师们听了这话都是相顾愕然,原本你一言我一语的喧腾热闹一下就冷下场来。大家早就知道汪中这人愤世嫉俗,时常有惊人之语,又怕泄露自己的底细,所以平时当他面说话都十分小心。再者对方这一大套话下来,听的众人云山雾罩,过了好几分钟都没琢磨过味儿来。

        不过在场的王贞仪却是听明白了,她连忙拉着老尤出去好一通嘀咕,老尤这才恍然大悟,啧啧称奇。心说果然是名不虚传的大学者,这回可是领教了什么叫骂人不带脏字,什么叫意在言外。

        要想明白汪中的这番话,首先就要理解什么是“经学”。经学严格的说就是是指注解经书的学问,而经书则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泛指先秦时期各家学说要义的学问,具体而言则是专指《十三经》。

        话说明末清初的社会剧变,促使学者们开始反思宋元以来的学术弊病,以顾炎武为首的学者痛恨明代浮薄空疏的学风,力求经世致用,秉承“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的宗旨,力倡求实的治学精神,讲求“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以至于诸子百家之书,亦莫不然”的治学理念,开清初古学之端。

        所谓的昆山顾宁人氏,就是顾炎武。对汪中影响最大,他一直所秉持的就是顾炎武的治学精神。

        “德清胡朏明氏”和“太原阁百诗氏”分别是指胡渭和阎若璩,这两人对《河图》、《洛书》化及《伪古文尚书》的辨伪,冲击了传统经学所固守的陋说,实事求是,有理有据,为新一代的学术产生开辟了道路。

        至于“宣城梅定九氏”和“元和惠定宇氏”就是指梅文鼎和惠栋,这两人精与专,则正代表了清代朴学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清代学术的初步确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