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不对!”陈琳笑着摇头,说道,“二公子沙场上是将军,可除去铠甲就是才子呐!怎么说我等文士不能沙场立功!”
淳于琼一抹胡须上的酒渍,贼笑道:“二侄儿抬手疾书文墨,沙场上力战强敌,但最羡煞旁人地是闺中坐拥三美呐!”
众人哄然大笑,说袁熙独享齐人之福。袁熙哭笑不得,淳于琼别的本事没有,欢场上饮酒作乐倒是擅长。怪不得这老家伙讨老爹欢心,确实是袁家开心果。
怪不得李渊宠爱裴寂,乾隆宠爱和珅了。
酒宴间众人是极尽享受声乐,陈琳这个历史上地“建安七子”更是卖弄地做起骈赋来。他近乎阿谀地奉承袁熙。
一刻钟就洋洋洒洒地写出一篇,并当众诵读出来。众人听了不住击掌赞许。就是袁熙看了也不得不赞服陈琳的文采。
骈赋起源于先秦,发展于东汉,它讲究对偶对仗,读起来押韵顺口,并且极尽用典藻饰。虽然骈赋大多内容空洞,但对文人的学识文采是十分考验的。
在后世,最著名地骈赋就当数王勃。袁熙当然不能完整地,背下那么一篇骈文,但他受过这时严格的文人教育,便模仿着做出一篇。
袁熙想不到的是,虽然因为他改变了历史,“建安七子”“建安风骨”的说法没有形成,但是另一种格调慷慨激昂的的建安文化,在他的影响下形成了。其对后世中华文化的影响,比之历史上的“建安风骨”还要深厚。
曹袁两家决战前,袁熙等人这次饯别酒宴,还有袁熙跟陈琳所做地这两篇骈赋,更是成为一段传世佳话。成了晋太宗宣武帝袁熙南征的序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