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笑着,轻哼一声道,“怎么,想就是想,不想就是不想,有什么犹豫的?”
袁熙首次觉得在袁绍面前陷入窘境,他喉头有些发干,迟疑道,“孩儿……”
袁熙心思急转,答道:“父亲,您正年富力强,是领着我们兄弟,开创基业的时候,继承不继承的事,现今说得为时过早。并且该谁来做,父亲心里也明白,定会选个可以将家业发扬光大的人,此时议论此事尚早。”
袁熙并不正面回答,而是将问题推回给了袁绍,因为自己现在并没有绝对的优势,袁绍神情有些激动:“我并不是嫡子,但有哪点比不上袁术那厮?就是这嫡长的破规矩,这些年来,袁公路处处欺压我头上!”
袁熙大惊,他想不到袁绍竟将内心的不满发泄出来。袁绍似乎也意识到言语过激了些,他顿了顿道:“我是说,要不是我自个的奋斗,还有你叔父的提携,就没有今天我们的家业。你说的对,要选个能将袁家发扬光大的人,而不是所谓的破规矩。”
袁绍严肃道:“你是三兄弟中最有才干的,也是最有孝心的一个。老大心浮气躁好高骛远,可以安守一州之地,却不能将门楣光大。但是最近有人不断提出立世子的事,极力推你大哥上去。”
袁熙知道始终是有人会提出这个问题来的,到时候除了跟自己有纠葛的逢纪、审配,其他人都会中立或力挺袁谭,说不定田丰这个儒家学说的卫道士,也会赞成选袁谭。好在袁绍的个性是瞻前顾后、优柔寡断,并不会太早立世子。
果然,袁绍安慰他道:“不过我把这个提议压下了,你也不要问是哪些人的提议。正好你这次回援冀州,就立他几个大功,好将那些人的嘴堵上。”
袁绍此举造就了袁熙的夺嫡之路,而李渊的犹豫造就了李世民的宣武门之变。
袁熙明白,袁绍看重自己,有心让自己上位,但他对辛家、郭家那一党也是倚重,并不会帮自己清除政敌。于是说道,“我明白了,父亲。母亲我安置在乐成,你可以抽空去看看她,她很是想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