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琼呵呵一笑,袁绍因为当年丑事被提,闹得脸色微红。
淳于琼指着那名少女问道:“先生,这就是令千金吧,当年您离开洛阳时也就才七岁小孩啊。”
众人再感叹了一番后,蔡邕拉过蔡琰让她见过诸人。
蔡琰倒也落落大方施了礼,“小女子蔡琰见过诸位大人。”
袁绍也引荐儿子与蔡邕,当蔡邕父女听到“袁熙袁显奕”都是眼前一亮。
蔡邕说道:“这就是才名播及吴郡的袁显奕么?‘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折楼兰。’着实不错,老夫虽不是军旅中人,但也感到了那分豪迈,就是不知‘玉鞍’为何物?那独特的字体,说是一代宗师也不为过呐,待会我要和你私下切磋讨教一番。”
袁熙连道不敢,关于那个玉鞍,汉代是中国骑兵发展的黄金期,虽然有了马鞍的雏形,但还没有马鞍这个说法,直到晋代才有马鞍的记载。
席间,众人先是回忆了一番京中旧事。
袁熙也没在意,偶尔抬头却看到了端庄秀丽的蔡琰,见她举止间大方得体,而且有典雅的风韵。果然是和自家高月齐名的才女啊。
果真才貌双全,如果说高月是朵艳冠群芳的牡丹的话,那散发淡淡书卷气的蔡琰就是出水的芙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