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欧洲的主流风格是强调攻守转换速度,要快,不管是传控球还是防守,都要追求效率和简洁,而在这一点上,德国队是做得非常好的,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德国队的攻守转换确实是快,他们组织起严密的防守阵势,只要一丢球,立即展开就地反抢,通过这种反抢来实现断球和延缓对手进攻速度的目的,为中后场组织防守争取时间。
而一旦断球之后,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发动反击,第一时间打出速度,志在威胁。
从这一点上看,克劳琛有意把德国的这种打法移植到国青队身上,而且效果也是非常好,只是球员的个人实力和身体素质差距,使得国青队很多时候被迫退守。
在阿贾克斯踢了两年球,杨阳感触很深刻。
可以说,不管阿里汉还是克劳琛,带来的都是欧洲先进的技战术理念,这一点是国内教练们所不具备的。
而如果可以有更多像阿里汉和克劳琛这样的教练,把这种先进的理念带到国家队,带到俱乐部,带入青训,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十年,二十年后,中国足球一定会长出果实的。
在杨阳思考的时候,克劳琛也很快开始布置起了球队下半场的战术。
基本上依旧还是延续了上半场的踢法,但他在一些位置上进行了调整。
例如他希望杨阳能够更多地压制巴西右边后卫拉菲尼亚。
这名球员是巴西队的进攻源泉,压制住他,中国队的防守压力会小很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