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不在乎什么“新世纪最强单挑手”之类的名号。当然,你可以说杜兰特也有他的不幸:在他还笃信努力与奋斗就能赢下一切的年纪,一位前辈却把“天赋”直接带去了迈阿密,并在总决赛碾碎了他和他兄弟的梦想。更讽刺的是,那位前辈夺冠之后,竟一夜之间从媒体口中的“反派”洗白成了体坛英雄。
旧有信念的崩塌与心态的黑化,似乎成了必然。作为时代的“第二人”,他选择的道路是模仿:那位前辈可以与联盟第三人、MVP票选第十的全明星大前锋组队,那他干脆空降刚刚淘汰自己的73胜亚军——只要最终夺冠,一切争议不就烟消云散了吗?
现实却格外残酷。他发现争议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如影随形,走哪都被嘲笑。于是他逐渐失控:上网对线、嘲讽队友,最后甚至觉醒出了与“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凯里·欧文同款的天赋——拆队。走到哪拆到哪,不需要理由,就是要拆。就连欧文在达拉斯似乎都已浪子回头,他却依然不肯消停。局面稍有不顺,他第一反应不是尝试解决,而是“爷不玩了,你们自个儿折腾吧”。不得不说,尽管他设想的救赎剧本彻底演砸,但在“跑路”和“挑选强力队友”这两件事上,他倒是真得了那位前辈的真传。
在徐凌看来,离开勇士之后的杜兰特,活脱脱就是一条蛇——人品、抗压能力、带队水平都烂得彻底。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2007年的当下,形象却是……怎么说呢?
圣婴?
没错,就是圣婴。
媒体说,篮球于他如同氧气。尽管自幼失怙,他却不像许多出身相似的黑人球员那样憎恨父亲,反而将那个不知所踪的生父视为超级英雄;他为纪念意外离世的恩师选择了35号;他谦逊、友善,每次被拍到都背着书包,而包里只装着一颗篮球,和一本《圣经》。
当晚,徐凌一到现场,就看见一脸青涩的“小杜”正背着那个标志性的书包。
这位同学,你不是杜兰特,你是谁?
徐凌是这么想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