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诉提笔落墨,小楷在纸上工整如刻。
“臣对:臣闻王者之治天下也,必以民为本。民之安否,系乎国之兴亡。今圣人在上,励精图治,而犹有土地不均之患者,岂非法久而弊生,事因而势异乎?”
破题即点明主旨,引用经典,而又直面问题。
若是一般考生,必先大量铺陈经典,不敢直指时弊。
黎诉却反其道而行,展现出不畏权贵的风骨。
黎诉虽然还没有进入官场,但他已经想清楚自己走什么之道了。
这题能出现在乡试,结合师父所言,他知道当今陛下想从科举中选拔什么样的人才。
什么党派之争?他只是陛下的忠臣!他要坚定地做实业,搞事业。
黎诉又继续落笔,“夫土地者,生民之所依也。古者井田之制,一夫百亩,所以均贫富而安天下也。从古至今屡有限田之议,然终不能行者,盖利益之根深,而变法之难成也。”
黎诉从历史角度分析土地问题的由来,指出历代改革失败的根源,言简意赅,直指要害。
写到此处,黎诉稍作停顿,思考对策,单纯恢复古制自然不可能,必须有所创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