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百五十九章 投放微型海洋被动声呐!(24/700) (1 / 4)

作者:仲渊2 最后更新:2025/9/2 15:05:56
        第八百五十九章投放微型海洋被动声呐!(24/700)

        水滴状艏部毫不费力撕裂海水,平稳航行,采用最佳流体力学静音设计的艇体躯干部位同海水接触,产生细微的航行摩擦噪音,而后被表面厚达200毫米的新型消音瓦吸收高额噪音能量,使得水下航行摩擦噪音微乎其微。

        潜艇噪音源分为三种,第一,水下航行的摩擦噪音,第二,内部机械装置、人员和动力系统工作产生的噪音,第三,螺旋桨旋转产生的噪音。

        而三种噪音源的噪音能量高低,即分贝高低,由潜艇自身航行速度高低决定。

        潜艇水下航速越高,三种噪音源产生的噪音分贝越高,越容易暴露自身。

        反之,潜艇航速越低,三种噪音源产生的噪音分贝则越低,极大程度增加自身隐蔽性。

        整艘‘金陵’号093G,航速已经从最初的每小时30节,下降至每小时18节航速,三大噪音源全部下降两个层次,达到静音航行模式的水准要求。

        航行,前进。

        深度,85米且持续增加。

        高性能艏部综合被动声呐和左右两侧线阵列被动声呐,持续获取来自四周三维立体海水空间之中传递的无数声律,加以识别分析,查看声律信号之中有无具有威胁的军事目标。

        七叶大倾斜螺旋桨低速顺时针旋转,切割海水,赋予艇体强劲的向前推动力,处于静音航行模式的093G,在指挥舱内操舵员操纵之下,艏部微微前倾,改变航行角度,调整艇体,接着由艇载第四代地形数字模拟系统提供的周边模拟海底环境精确引导,稳稳地来到济州海峡入口处,迎向宽阔而巨大的海底裂缝。

        八十五米深的济州海峡入口,受限于大陆架环境和海水盐度影响,能见度已经下降为零,处于伸手不见五指状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