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技术非常熟练,动作很标准,如果不是知道这是一位参训飞行员,我还以为是一名老舰飞在操作。”站在不远处地面空地的马伟民院士,注视着不断减少的倒计时数字,转头看向戴民盟,给出由衷的评价,随后询问道:“008号主要勾哪两条阻拦索?”
“两条?”
听见这个问题,戴民盟脸上浮现一抹无奈之色,摇了摇头:“008号只勾第三条阻拦索,目前模拟训练阻拦降落率为99.8%。”
航母飞行甲板降落区域总共布置四条阻拦索,以优劣标准进行划分,第三条为最优选择,第二条较优其次,第四条算是及格线,第一条最劣。
第二条和第三条表明飞行高度和距离适中,不会诱发危险,第四条为飞行高度偏高,容易触舰复飞。
第一条则意味着飞行距离过近,容易撞击舰尾,产生严重飞行事故。
作为舰载机飞行员,驾机阻拦降落一般主要选择两条阻拦索,首要目标为第二和第三,其次是第三和第四,尽管往往事与愿违,要么就撞击舰尾,要么就勾住第一条,得到最低评分。
然而,自从开展飞行模拟训练以来,戴民盟却意外地发现,周海每次降落都会精准勾住第三条阻拦索,从不选择其他阻拦索。
主要勾哪两条阻拦索?
不好意思,人只勾一条。
模拟降落一千次,勾中第三条阻拦索998次,2次为触舰复飞,从未出现过任何严重飞行事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