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神也继续。
“磷酸原系统产生的ATP需通过肌节内的肌酸激酶系统传递至肌腱附着点,这一过程存在能量梯度损耗,每传递1μm距离损耗约5%能量。那么我想要第七步转换技术通过肌节排列方向优化,与肌腱长轴夹角从15°减至8°,使能量传递路径缩短12%,损耗率从22%降至13%。”
“这……可行吗?降低这么多?”
“可行。”
苏神也继续下笔——
原本我们的技术:传递距离L=100μm,损耗率=1-(0.95)^(100/1)=≈99.5%。
这显然错误,应为指数衰减模型。
损耗率=1-e^(-L/λ),λ为特征距离,假设λ=20μm,则损耗率=1-e^(-5)=0.993,即99.3%,依然不合理。
说明模型需修正为线性损耗,每10μm损耗5%,则100μm损耗50%。
那么新的接力模型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