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看接力技术的训练如何了。”李韬也道:“这是唯一的不可预测。”
“如果做到了,他们也可能变成了37秒的队伍之一。”
说着镜头到了最后一道上。
看着镜头,杨剑的声音突然变成了无情的念稿机器,道:“第八道,曰本接力队。”
“曰本接力队的第一棒是江里口匡史,PB10.05s,SB10.05s,就是这次柏林复赛创造。”
“曰本接力队第二棒是冢原直树,PB10.09s,SB10.09s,不过曰本的选手基本上都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大风枪基本上都是标配。”
“曰本接力队第三棒是高平真司,PB10.20s,SB10.20s。”
“曰本接力队第四棒是藤光谦司,PB10.50s,SB无,今年还没有跑过100米。他是两百米选手过来兼项的。”
“曰本队的实力,几乎是所有队伍里面最差之一,但是他们的交接技术很不错,近些年也是一步一个台阶。”李韬看着曰本队的资料,道:“他们想要有所建树,完全就要看他们的交接水平可以到什么水平上。光靠个人实力,他们还是差了点意思。”
“如果他们的第四棒还有前些年朝原宣治的实力,那么他们也不是没有机会突破38秒。”湖凯也跟着分析道:“可是他们的第四棒在朝原宣治退下去后,已经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藤光谦司的确是200米高手,可也只是200米的高手。100米的竞争,他不是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