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有人说着的,是种花家田径队老毛病,那就是“全运会表现a+”,看成绩甚至很多项目都有机会拿奖牌,结果一跑到世界大赛上面,立刻大失水准,别说发挥超常,能发挥正常都是谢天谢地。
一个最简单的数据,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我们在第九届世锦赛的运动员正常发挥数据只有27%。也就是说,超过了7成人,发挥都“不正常”,这是整个世锦赛代表团里面,最高的数据。第十届世锦赛稍微好了点,但是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毕竟就两块奖牌,还有一块银牌是刘祥拿下来的,其余的人,更是不怎么好看。
所以才有眼下“全运高峰,ow低谷”的说法。
甚至还有一些“训练是积累,比赛是消耗”的说法。
也就是说,你在国内和国外,只能保一边,你的消耗只有这个样子。
既然这样,那么肯定是国内的冠军和奖牌更香,竞争力低,还有票子和房子以及荣誉,何乐不为?但是因为08年的奥运会临近,现在国家已经让田径队深刻检讨这些“陈年旧习”,一定要在08年之前,纠正过来。
所以,才有了现在这一幕。
“发挥率低,那也是没有经费出去比赛的原因,老是在国内,一参加就是ow的比赛,能发挥好才奇怪。”有些项目的总教练开始抱怨了:“资源都在往短跨和短跑上面倾斜,我们也很难办。”
可这话,立刻被袁郭强和孙海瓶反驳。
因为资源倾斜,这是他们依靠成绩一步一步跑出来的,而不是简单的划了“蛋糕”。
短跨队以前哪有这么好的资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