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只是一点点的细微调整,但细微加起来多了,那就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苏神一直很认同这句话。
毕竟任何东西,到了一定程度后都是积少成多,厚积薄发的过程。
他自己当年,就是这里面典型中的典型。
既然生理条件改变,那么很多东西,就需要专业化团队和教练的量身定做,重新分析、成像、计算、预测、划分,这些都不是苏神一个人就可以搞定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到了这个级别后,他需要开始把自己的“复合型团队”搭建起来的最大原因。
那种一个人就可以搞定所有事情,在现代田径圈,根本不存在。
未来,就更是如此。
“还有苏,我觉得你的牵张反应和反射条件训练也可以适当进行一下,这样可以利用肌肉牵张反射和肌肉适宜收缩初长度,增加肌肉张力,让你的下肢关节处于更佳更好的用力角度。从而加快起跑蹬离速度。至于蹬离瞬间躯干角,我们还需要更多你的高清动态数据,最近先攻克这个方面吧。”
“好的。”苏神点头就开始修改。
这……
讲真的,还是大家第一次看到有教练可以对苏神的运动机制,提出这么多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