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缺乏科研型运动研究的结果。
会变成只知道埋头苦练,只知道依靠肌肉记忆去强行学习,但是缺乏主观能动性理解和辅助。
对比别人理解透彻再来运用,肯定是事倍功半。
看到下面连连摇头,苏神立刻在小黑板上写了一串道:
“传统的手臂摆动,是由肩部发力,肘关节弯曲,向前后用力,以肩关节用力为核心,形成前后钟摆式摆动。”苏神在原地也做了一个摆臂动作,就是刚刚下面常做的那个。
“这种摆臂方式,肘关节的角度大概是60~70度,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发现,手臂在向前、向后摆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习惯以及肩关节结构的影响,将会出现两个负面限制高点。”苏神停下来做了一个示范,然后指了指自己的手臂上两处,继续说道:“大家看见了没有,在这两个高点上,我们手臂的摆动动作,在这里,这里,就会有一个短暂的停顿。”
苏神让下面的人自己试了试:“那问题就在这里了,感觉到了吗,这两处负面限制高点,这个停顿动作,将直接影响摆臂的连贯性,连贯性一旦被影响,那么摆臂速度自然也会受到影响,从而产生连锁反应,影响短跑的其他动作环节,最后造成整个连贯性、自然性、协调性的破坏。这样一来,不影响最终的短跑成绩才怪。”
“我,我去,好像真的啊。”
“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有这个感觉啊。”
“我以前一直以为是自己的生理关节问题,问了教练,教练也说不是大事,规范就好。原来是这个问题,有两个负面限制高点,限制了我们的摆臂活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