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笔笔都是要命的窟窿啊!
崇祯听着,眉头越拧越紧。天启七年八月蓟镇哗变!十月中旬宣府哗变!这两把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引发严重的后果!
“宣府、蓟镇的军饷,一刻也不能再欠!”崇祯猛地一拍御案,黄花梨木杯震得跳起,“立刻从太仓库中提出十八万两!快马加鞭送去宣府、蓟镇!至于大同……稍后再想办法筹措。”
黄立极脸色煞白:“陛下!这……这就只剩下一万两了……”
“照办!”崇祯恶狠狠地瞪着他,眼神凌厉如刀,“闹出兵变,就不只是十八万两银子的事情!那是要血流成河,死成千上万人!万一再闹大……你想担这个干系?!”
第6章哪有什么逆案?就是贪钱呗!
黄立极被那目光刺得一哆嗦,再不敢顶撞,躬身领旨:“臣……遵旨。”
......
殿内空气凝固了,只剩下崇祯指节敲击御案的笃笃声,每一下都像敲在众人心头。一万两?杯水车薪!陵工要一百五十万,九边嗷嗷待哺,陕西饿殍遍野……钱从何来?
“陛下,”黄立极深吸一口气,作为首辅,他必须拿出方案,“陵工乃国之大典,关乎皇家体统,更系大行皇帝身后哀荣。一百五十万之数,实难再减。太仓既已告罄,当务之急,唯有……唯有加征‘陵工银’一百五十万两,分摊于北直隶、山东、河南等还算平稳之省府,以解燃眉之急。”
这是最直接,也是官僚系统最熟悉的手段——向已不堪重负的百姓再砍一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