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则垂手侍立在旁,魁梧的身躯在晨光中缩着,看似恭顺。
“礼部拟了三个年号。”黄立极的声音不疾不徐,“一曰‘绍庆’,取继往开来之意;二曰‘永昌’,寓国祚绵长;三曰‘崇贞’,典出《尚书》‘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崇贞……崇祯的心头猛地一刺。这个在前世伴随他十七年,最终被钉在煤山歪脖子树上的年号!眼前仿佛又闪过那棵老槐树和风中飘荡的白绫……太不吉利!
至于“永昌”——他嘴角几乎要抽搐。那是李自成那个短命大顺的伪号!更不吉利!
“绍庆”?绍是继承,庆是吉庆?接这么个烂到根的摊子,有什么可“庆”的?
这届阁老起年号的水平,真让人绝望!
“还是崇祯吧!”崇祯嘴角扯出一丝近乎自嘲的苦笑,“不过‘贞’字不妥,加个示字旁吧。”示部,祈神佑福,总比那暗含“贞节烈女”意味的“贞”字强点。
殿中众人皆是一怔。黄立极硬着头皮又奏:“陛下,‘祯’字虽吉,然《尚书》原文……”
“朕知道原文。”崇祯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崇贞’听着像在嘲讽朕(会被解释成崇尚女贞),‘崇祯’就好多了。就这么定了。”
黄立极喉头滚动,终是不敢再言,低头称是。
“接下来议陵工银两。”崇祯啜了口寡淡的茶水,“工部报上来多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