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4章 上路 (1 / 10)

作者:东周公子南 最后更新:2025/10/19 10:08:05
        殿内死寂一片。

        巴东王阴默不语。

        良久,孔长瑜开口道:

        “若有预谋,则必有两个前提。一、我们的计划已经被侦知。二、侦知者能调得动永宁太守,让他赌上自己的身家,派兵越境。这个调兵的人是谁?是王揖吗?王揖虽为台使,有查问蛮案之权,但却无权调动州郡兵马,除非......”

        孔长瑜沉吟不言。

        陶睿续道:

        “除非天子另有密诏。不过,这也说不太通,若天子果真提前侦知我等之谋,那只需出其不意,让王揖借传旨之机,收了王爷的印绶符节,再监送回京;又或者诏典签出典签令状,会同司马、咨议参军,直接夺了王爷兵权,锁闭王府。不会到现在都没有动作,只是派永宁军去解个围,然后便偃旗息鼓,这有些说不通。

        更何况州部之中,分刺史之权者首推长史、司马,如果朝廷疑王爷,那拿掉刘寅的同时一定会任命强长史(强力)以摄军府,甚至直接代王爷行州府事。可如今迟迟不补长史之缺,反而由王爷兼起长史与江陵太守之任,实在不像朝廷疑藩王的做派......”

        孔长瑜点头:

        “我想不通的也是这点。不直接夺兵权或许是担心不能成功,激起兵变;又或者是现在还没有确凿证据。但不速补长史,反而以王爷兼署,这说明朝廷对王爷还是信任的。如果天子真的知道荆州通蛮之事,岂会如此处置?

        又或者是天子本不知道,而是王揖入荆州之后才有所察觉,这倒并非完全不可能,只是没有天子诏,王揖也调不动永宁军。难道天子暗授王揖临机处置,便宜调兵之权?可王揖并非天子心腹之臣,往日里亦不见其如何受倚信,天子岂能将如此重柄,轻易与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