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五行剑意的境界分了十层,不过并没有修习门槛,只要筑基,就能修习。
        严格来说,张承道觉得太虚剑意更像是术法,而不是剑招,感觉更适合法修。
        至于太虚养身方,则是一种泡澡的配方,秘籍中提及,这个方子可以不断淬体,帮助辅助修行吐纳灵气,成丹期修士以下,最好每个月泡一次,成丹期以上就不用了——效果不明显。
        相比起来,《五行遁术》果然就简单多了,就是单纯记载了五种遁术,对应的名字也十分简朴,叫什么金遁术、木遁术、水遁术、火遁术、土遁术。
        翻看完这两本秘籍,张承道忽然就觉得这些秘籍实在太“杂”了。
        或者说,太乱了。
        虽然像《太虚经》这样互相之间都是配套的,但拆开学习也可以。
        毕竟其中有些东西适合低境界的修士,比如“太虚养身方”,越是低境界的修士,越是需要它,反而高境界的修士就用不上,所以放在同一本书上并不利于修习。
        或者说,这种成套的功法秘籍,更适合传统的师徒一传一地模式,按部就班根据秘籍一点点修行,而不适合像他现在这种写作修仙宗门、读作修仙学院的模式。
        最好能把它们拆开,要是能像点娘许多里的设定那样,刻录在什么“玉简”里,让弟子们修习时,只要以神识“看”一下“玉简”,就能方便许多。
        起码多刻录一些收纳在门派的“藏书阁”里,既不占地方,也不用一本《初级筑基书》还得好几个人轮着看,徐婴自己抄的那本都被到处传阅得给快翻烂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