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既用手指了指舆图上的南阳盆地,说道:“依某浅陋之见,将军可使兵马通过洛道武关,此一段路程较长,多为山路,行军不便,可三军将士尚能坚持,可一旦出了武关谷道,行至南阳,那便是平原之地,三军易行,然后去襄阳,借船只由水路往东,途经江夏,奔靳春,通过江水上游之路奔江东腹地!如此,还可避开袁术。”
刘翊露出了笑容,暗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前往南阳郡,问刘景升借路?”
“正是,刘景升亦是汉室宗亲,山阳名士,将军不但可以向他借路,而且可以问他借粮。”
刘翊继续考教张既:“德容如何认为刘表一定会借粮借道给我?”
张既道:“对刘景升来说,袁术和孙策,皆为其大敌也!单说孙策,昔年孙文台攻伐荆州,死于黄祖之手,刘表与孙家结下了死仇,孙策身为人子,一旦成了大势,焉能放过刘表?”
“彼若打下江东,于刘表而言便是如虎在邻,只是刘景升此人似善于守成,不愿进取,让他直接派兵去江东,他定然犹豫,且南郡士族也未必会支持他,可若是我等去攻伐孙策,那对于刘表来说,是天大的好事,荆州钱粮丰厚,供应我军粮秣对刘表而言并非难事,让我们去江东替他解忧,以刘表的为人,何乐而不为?”
“且刘景升身为八及之一,名士出身,最看重自身的声望,支援朝廷王师这种涨虚名的好事,他是不会错过的。”
刘翊满意的看着张既。
十六岁的张既,能够有这般远略,着实不同凡响。
果然是历史上的大魏栋梁,方伯之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