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经学和治政知识,还是被垄断在士族们的手中。
不论朝堂谁说了算,治理国家终归还是绕不过他们。
朝臣们抵制李傕,不让他的手伸到尚书台,李傕也没什么好办法,别看他有最终获批之权,但对于各项政务,他根本不懂,只能眼巴巴的对尚书台给出的结果说句“同意”或是“不同意”。
签字机器而已。
至于治国的细节,不好意思,公卿们是不可能让他插手的。
没有了朝议,士族公卿们就在尚书台直接开小会,反正是不让李傕参加。
就算李傕有些内奸在尚书台也没用,真正的执政话语权,从来也没落到过他的手上。
而今日,公卿们在尚书台所议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关于李傕,樊稠,郭汜三人大破马腾和韩遂的善后工作。
打仗最核心的问题,永远不在战场上,而是在战前的物资准备以及战后的经济政治重修上。
现在国内的经济情况非常糟糕,这些年来,从董卓到李傕,纵兵为祸将关中司隶祸害的够呛,再加上当年董卓铸小钱使大汉经济大幅度倒退,如今的关中粮价已经是谷一斛五十万钱,豆麦二十万钱。
而这次李傕对马腾、韩遂发动大规模的战争,肯定会使粮价进一步飙升,最终引起大面积的饥荒,乃至叛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