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近几年的F1驾驶中是非常罕有的情况,再往前一点的舒马赫时代反而会更常见一点。
一个方面是赛车下压力性能上的区别,另一方面也是以前带竖纹的石头胎在抓地力表现上也不及现在的倍不耐力。
像是阿隆索最著名的推头跑法,本质上也是通过对滑移角的运用强行压榨轮胎潜力。
现在的赛车本身下压力和抓地力上限就高,F1保持在中性转向状态的理想滑移角通常只有不到5度,可以说在动态的情况下用肉眼几乎看不出来,除非用高速摄像机高倍慢放才能在少数几个弯看出一点点端倪。
因为考虑到气动平衡和轮胎保护的问题,绝大部分的车手在驾驶F1赛车的时候,轮胎的滑移角通常都会控制在2-3度左右的水平。
排位赛的时候会更激进一点,但也得有一点谱气,否则很有可能一个推进圈都没跑完就要面临轮胎过热的问题。
再者赛车的操控也会随着滑移角的提高越发的不稳定,但凡分了几毫秒的心让赛车有一点点偏差,很有可能就连救车的机会都不会有......
可能运气好的时候通过极限的驾驶可以提高某几个弯的弯速,但全场每一个弯道都能保证精准地游移在极限的边缘那就不是赛车手了,那是超人!
束龙现在给人的感觉就很像一个超人,赛车经过每一个弯角都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渗出满手的冷汗,偏偏这其中物理现象极限的边界又像是完全都在他的计算之中一样,整个赛车线的选择狂乱却又带着几分流畅的写意。
“我嘞个去!这小伙子真的可以的,控车的车感绝对顶级!”
听见兵哥的评价,飞哥也是有感而发:“我感觉在他身上好像看见了上一个时代车手们身上的影子,那会儿真的是完全用自己的技术去压榨出不属于赛车的速度,现在的赛车还是太先进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