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艾拉的声音通过生态舱的通讯接口响起,带着一种奇特的、如同深海鲸歌般的韵律,瞬间抚平了舰桥的躁动:“彼岸号…请停止主动扫描。你们的探针…如同在静默圣殿中敲响铁锣。”她的合成音里第一次带上了清晰的情绪波动,那是一种类似“心疼”的共振,“盖亚之网…以和谐共鸣为基。粗暴的窥探…只会激起她的防御涟漪,遮蔽你们的视线。”
生态舱的监控画面自动切到主屏幕。舱内柔和的粉紫色光线下,艾拉悬浮在中央,几丁质外壳上原本幽蓝的光泽正在发生奇妙的变化。细密的、如同活体电路般的金色纹路从她的核心向四肢蔓延,纹路间流淌着微光,像是血液在血管中奔涌。她的六根感知附肢缓缓舒展,尖端凝聚出米粒大小的光球,发出与外部光茧频率完全一致的脉动光波——11.7Hz,这个星尘曾捕捉到的神秘频率,此刻成了连接两个世界的密码。
“让我…引导。用我的频率…为你们开启一扇窗。”艾拉的附肢轻轻触碰生态舱壁,那里的生物感应装置瞬间亮起,与她体表的金纹形成能量回路。“需要…导航核心的部分权限。调整舰船能量输出…与盖亚之网同步。”
磐石-彼岸的核心光团闪烁了三次,这是逻辑运算的可视化表现。0.5秒后,它给出回应:“权限临时开放,范围限定于姿态调整与能量输出校准。监控同步启动。”冰冷的逻辑做出了最务实的判断——在人类科技完全失效的领域,艾拉是唯一的已知变量。
指令流从生态舱传入导航核心的瞬间,“彼岸号”的推进器喷出柔和的蓝光,不再是以往精准的矢量喷射,而是跟随某种无形的节拍调整强度。庞大的星舰像被注入了生命,以一种近乎舞蹈的姿态在虚空中调整方位:舰艏微微下沉,侧翼推进器交替闪烁,能量输出曲线从锯齿状的精准波形,变成了如同呼吸般起伏的正弦曲线。它不再试图用蛮力突破或解析光茧,而是像融入洋流的鱼,尝试契合那片能量场的脉动节拍。
舰体传来一阵奇异的牵引感,并非物理上的推力,而是一种非牛顿力学的空间“包裹感”,如同被温暖的海水托举。轻微的失重感袭来,原人船员们下意识地抓住扶手,而星尘的投影却微微晃动——他的感知系统捕捉到舰体周围的空间曲率正在发生微妙变化,这种变化不是跃迁的剧烈扭曲,而是如同进入温水浴缸的渐进式融合。
生态舱内,艾拉的金纹亮度达到顶峰,她的复眼反射着与外部光茧同步的光芒,核心意识完全沉入与“盖亚之网”的连接。在她的感知中,母星的能量网络如同巨大的神经网络,每一次脉动都传递着“欢迎”的信号,那些曾经微弱的链接此刻变得清晰而温暖。她引导着“彼岸号”如同引导归巢的候鸟,精准地找到光茧能量场最薄弱的节点。
舱外,那层原本坚不可摧、让人类科技束手无策的光茧,在“彼岸号”靠近时,竟如水波般荡漾开来。一道高约百米的光之门缓缓裂开,门扉边缘流淌着金色的能量丝,内部是柔和的、如同阳光穿透晨雾的光晕。舰船小心翼翼地驶入,穿过光茧的瞬间,舷窗外的景象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扭曲的光影漩涡如同被抚平的水面,混乱的能量波纹骤然平息,取而代之的是——
一片颠覆所有想象的、活着的世界!
舰桥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有人忍不住低呼出声。主屏幕上,共生体母星的真容铺展开来:没有坚硬的岩石地表,取而代之的是覆盖全球的、如同巨大蕨类植物的生态结构,大陆呈现出绿色的脉络状,在阳光下泛着湿润的光泽;大气中漂浮着半透明的“浮空岛”,岛体是活体植物的根茎编织而成,表面生长着会发光的花朵,如同悬浮的花园;更远处,巨大的能量光柱从地表升起,直插云霄,与大气层外的光茧相连,构成循环的能量网络。整个星球没有机械的痕迹,却处处是生命的巧思,每一寸土地、每一缕空气都流淌着生命的韵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