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的话,又怎会用两个蜀国降人的忠义之行来举例?
却见至尊继续言道:
“昔孟明视丧师于殽,荀林父败绩于邲。
“秦、晋二国使二将复其位。
“其后晋获狄土,秦霸西戎。
“今西城之败,非战之咎。
“若执意死节而身死骨销。
“纵名垂竹帛,于国家大事又何益之有?
“大吴正值用人之际,子山、子瑜不图虚名,留有用之身,这是在为孤,为国家大计着想。
“孤安能效曹丕之刻薄寡恩,使于禁惭恚发病而薨之举?”
诸文武听到此处更加不敢言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