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必欲使关中成为天府沃土之国,汉室兴复之基,则兴修水利实为必行之策。”
杜俭在提出异议前,给自己迭了很多层甲,才又硬着头皮继续道:
“陛下与丞相对我杜氏推诚相信,不计前嫌。
“如此开恩,我杜氏固当竭诚以报,朝廷吩咐下来的诸般事宜,更当义不容辞。
“然俭……然俭以为,关中户口不足,此时兴修规模如此浩繁的水利工程,成效与花费不能相当,恐怕徒损大汉国力。
“譬如郑国渠及渠首三方陂塘。
“渠陂俱在渭北,而渭北户口不过二三万,不及渭南诸县小半。
“丞相难道准备使十万大军役民全部去渭北屯田?
“可渭北诸县之田地,荒芜贫瘠要甚于渭南,丞相何不遣众先在渭南开垦荒地?
“若然,俭可做主,将杜氏在灞桥之畔的二十顷薄田献与大汉,使大汉军屯可以连成一片。
“俭治《杜律》,不通经义,兼之年迈昏聩,思虑恐有不周,伏惟丞相恕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