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明拱手还礼:“方兄,方兄这是去做什么?”
“不做什么,就是刚打听到,这一次科举主考官,乃是李守大儒啊,这位李大人,目前是翰林院的掌院学士,他的出题风格,可是极难啊,今年科举,肯定是血流成河。”
这位书生说了一番,随后这才说出目的:“这不,我们就打算前往礼部尚书大人的家中,前往一叙,郭大人他是礼部尚书,若是能得郭大人的赏识,对我们进行一番指点,或许我们高中的机会也能多一些。”
另外的书生道:“没错,郭大人是礼部尚书,与李院长的关系极好,若是能成,必然有不小帮助。”
魏书明几人也是微微颔首,这种做法在当下太常见了,但得到这些朝廷大官的回复,概率比较渺茫。
而对方又是问道:“魏兄,你们这是要去哪位大人的府上投名?”
魏书明道:“我们不是去投名的,我们是去英国公府上,感谢林尘林公子,给我们提供了两年半县的文书差事,这一个冬日,我们收获良多,并且有所感悟。”
对方睁大眼睛:“魏兄,你疯了?你拜在一个败家子的门下??”
在大奉科举,这个书生来到京师后,选择一位官员去投递关节,去拜访,那么考上后,朝中就基本会将此人绑定为该官员的关系。
书生可以得到官员在官场的点拨和扶持,而官员又培育出了属于自己的势力,书生成官后可以帮自己做事,这就是个中诀窍和关系,所以这也是为何书生参加科举,第一件事就是要先投递拜帖,打通关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