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位主考官坐在长桌后,中间那位戴银边眼镜的老者正是张教授,见肖锋进来,他镜片后的目光闪了闪。
室内光线柔和,空气中浮动着铅笔书写和纸张摩擦的沙沙声,那是思考与判断交织的声音。
“第一个问题。”主考官里最年轻的女考官翻开文件夹,“你如何看待‘牺牲少数人利益换取多数人稳定’?”她指尖在“牺牲”二字下压出白印,像是在试探。
肖锋注意到她的神情变化,
“我大学导师曾说过。”肖锋向前半步,腰板微弯成15度,声音平稳如常:
“正义不能打折,哪怕面对的是整个世界。”他听见身后传来抽气声,张教授的钢笔尖在评分表上顿住。
接着,他话锋一转,“比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知道自己擅长什么、短板在哪里;也知道对手可能采取哪些方式影响局面,所以我选择以不变应万变,用理性应对情绪,用事实对抗谣言。”
肖锋顿了顿,语调沉稳:“同时,我也记得‘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比起拉关系走捷径,我更相信思想的高度和逻辑的力量。真正的‘大局观’不是靠关系网编织出来的,而是通过一次次深入思考和实践积累形成的。”
肖锋环视全场,目光坚定:“因此,在这场面试中,我选择了‘避其锋芒,攻其不备’。我不急于反驳对方的挑衅,而是保持冷静,积蓄力量,在关键时刻展现自己的立场与能力。”
面试室里落针可闻。
女考官的指尖松开,文件夹“啪”地合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