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周书记的这一番话,就可以看得出来,他对梁惟石的过往了解非同一般。
“不瞒书记,我之前在太和县十里乡,确实做出了一些成绩。不过我个人不敢居功,主要还是‘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有扶贫优惠政策,地利有现成的旅游资源,再加上党政班子与老百姓上下拧成一股绳,最后取得丰收的成果也是必然的!”
梁惟石似乎谦虚,但又不是特别谦虚地回答道。
“我还听说,你主持的那个特色旅游项目,今年夏季就要正式营业了你要是多留一年,你的政绩和资历簿上,肯定就会增添重要的一笔!。说实话,有没有觉得可惜?”
周益民用欣赏的目光看着对方,打趣问道。
“您的这个问题,之前有领导也问过我。说实话,可惜是有一些的,但是我觉得,我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做了什么,留下了什么,才是最有意义的!”
梁惟石语气诚恳地回答道。
周益民忍不住哈哈一笑,别看他说什么‘随便聊聊’,实际上他的这两个话题,都不是那么容易回答的。
或者说,想要让人觉得既不虚伪唱高调,又不骄矜自傲,对自己以往的成绩做出一个真实得体的评价,那是需要极高的情商和深厚的语言表达功底的。
对方的最后一句,明明是在说,’太和县的成功离不开我的付出’,但是换成了‘我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做了什么,留下了什么’,就显得真诚和谦虚多得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