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事实证明,他的‘觉得’好像没错。
蔡永丰只是稍稍打量了他几眼,便转身继续与其他人握手,并没显露出丝毫的敌意。
握手环节结束之后,蔡永丰坐在了会议桌的主位,目光环视着在座班子成员,用充满感情的声音说道:“这次回太和县,我的感触很深。尤其是来时的路上,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十年以来,太和县发生的深刻变化……”
在长达半个小时的时间里,都是蔡书记在‘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与大家分享他当年执政太和县时候的珍贵回忆,并用极大的篇幅讲述了在他主持下兴办的泰和化工厂,与宏利水泥厂两大支柱产业,从而奠定了太和县工商业发展的基础。
蔡书记讲得很投入,大家好像也听得很投入。
梁惟石也假装自己听得很入神。
其实关于泰和化工厂,他以前听沈市长提过,当时在化工厂的选址上,沈市长和蔡永丰产生过激烈的争执。
沈市长出于环境污染和影响居民生活方面考虑,认为应当将化工厂建在县郊。
然而蔡永丰则认为沈市长选的位置过于偏远,交通不够便利,而且对人员就业也有影响,所花费成本更高。
后来经常委班子投票决定,通过了一个折中方案,最后将化工厂建在了县城与郊区之间的地方。
说实话,这个地方与居民区仍然不算远,他每次路过那片区域,总能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儿。
不过,在那个以经济增长为第一要务的年代,各地为了经济利益,将化工厂和发电厂建在城区的情况屡见不鲜,站在当时的角度,也不能完全评价蔡永丰的决策是错误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