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也已经是全国颇有名气的中关村的电子一条街。
在这里,路边翠茂的枝叶散发着浓浓春意,连空气中都弥散着改革和科技的新鲜味道。
随着京海、科海、四通、信通等几十家科技企业相继出现,让“两通两海”成为了这个时代,这条大街的特殊符号。
尤其是一个月之后,中关村将要正式被划归为“京城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这就更预示着,京城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即将迅速扩大,这里会承载更多高新产业的“根据地”。
只不过目前落户于这条街上的高科技公司,多是以倒卖进口电子元器件为主要业务方向,多大多都是以中间商营业部的形式出现的,而且规模并不大。
尤其因为销售的产品价格昂贵,每个公司每日来询问的人虽然不少,但每个月不过几万块,十几万元的销售业绩。
哪怕此时已经大量开始生产自主研发的汉卡,在港城开办了分公司的联想,也依然显得单薄而寒酸。
总的来说,这条街还是以大集交易的形式出现的。
由于计算机办公远未到普及的程度,人们的思想意识存在着局限性,而且关键性指导政策尚未出台。
目前就连这里的从业者,都有很多人,不是很看好自己行业以及这条街的未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