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高度 (3 / 6)

作者:镶黄旗 最后更新:2025/8/2 7:07:33
        至于宁卫民,看着眉头紧锁的霍延平,当然知道他在想什么。

        于是借此,更是一鼓作气地说下去。

        “一旦富了,人的心态就变了。现在的日本人或许是财富来的太容易了,完全就是暴发户的心态,他们不懂得珍惜,追求奢侈已经成了本能,连普通老百姓都膨胀得要命。所以在日本,东西卖得越贵越不嫌贵,甚至他们已经变态到了在食物上裹金箔的地步。否则我在今年才在日本开办的两家餐厅分店,又怎么可能短短半年就收回来成本,而且还赚到了相当于国内一年的营业利润呢?至于这次我弄到日本去的胭脂米,基本上一个月都不到就售罄了。不瞒您说,有些餐厅的老客人还为此感到遗憾,不少人想要出钱提前预定一些今年的新米呢。”

        霍延平眨眨眼,再次表达出无比惊诧的情绪。

        现在的日本经济,各种奇怪现象太多了。

        连卖五百块人民币一碗的米饭,居然也会抢着吃?

        这在他看来简直就是不可理喻的事儿。

        好在宁卫民又把话题转向了法国,这才让他波动的情绪重归平稳。

        “至于法国那边,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虽然近年来有点安于享乐,不思进取,经济一直在下滑,早不复当年的荣光。但是您应该清楚的,法国有它独有的底蕴。一是被称为“老钱”,有历史传承的豪门世家多。二是作为西方世界的时尚中心和美食中心,在全世界范畴内,法国一直都是奢侈品时尚和美食风向公认的引领者。”

        “近年来法国为数不多的还在增长的产业,就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因为实际上,也只有服装、化妆品、珠宝、皮具、酒水、高级酒店和餐饮服务在支撑着法国的经济,连原本法国颇有优势的电影产业都不行了。法国人不但享受奢侈,而且奢侈也成了他们的生存自主,在为他们持续性的收割全世界富人的财富。”

        “这一点,我们只要看看LVMH公司旗下的轩尼诗和酩悦品牌,每年仅在欧洲就销售上亿瓶的酒水,就足以了解,法国人在这方面有多么大的利润了。而且法国人在这方面的消费,也比日本更有持续性。这就是有财富传承的富人和暴发户的区别。也就是说,目前其实只要有日本和法国这两个消费市场,对我暂时就足够了。起码每年卖掉几十吨的胭脂米应该不成问题。我有这个把握。所以您千万别小瞧这个胭脂米,它种出来真的可以价比黄金。”

        “另外,我还要多说几句,这种胭脂米,绝不能简单的只当做一种高档食材来看待。我们更要重视胭脂米背后的文化属性。因为任何一种奢侈品,都不仅仅是因为其本身的稀缺性才值钱,让它们产生溢价的,本质是文化附加值。说白了,奢侈品就是一种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的高贵。反过来,对于奢侈品,促使人们心甘情愿花钱的,也不是商品本身,更多的其实是一种对某种文化的向往。是一种能让消费者感到自己与众不同和非比寻常的感受。这在那些法国佬嘴里,被称之为格调,或者是品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