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苏家有运气啊,也是巧了,其祖上在乾隆下江南时为皇上做过几身新衣,碰上皇上高兴,结果他这手艺就被皇上看上了。
乾隆下旨将其祖选入宫中带回了京城,自此苏家也就改了户籍,被迫成为了内务府广储司衣作的裁缝匠,不得不从江南迁入京城定居。
就这样,苏家原本源于民间的针线手艺经过内务府的调教,眼界、技法、要求、标准同步增长,逐渐就在内务府广储司衣作里站住了跟脚。
再加上南方人细心,其做工的委婉精致不是北方工匠可比。
于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苏家逐渐冒头儿,越来越是吃香。
到了慈禧时期,哪怕衣作最繁盛的时节,衣作工匠多至二三百人,苏家的手艺也一样出挑儿,成了这位老佛爷的最爱。
后来直至民国时期,苏家人才因溥仪被驱逐出宫,而从大内流落到民间。
可苏家人虽然没了官差,手艺却在,苏慎针的父亲甚至还娶了个同样从宫里流落出来的绣娘。
夫妻二人就此将「宫绣」与「苏绣」的精彩合二为一,这就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本钱。
此后,没过多久,凭着别人远不能比的精湛手艺,他们照样在大宅门儿之间打出了一片新天地,受到了大户人家夫人、小姐们的追捧和青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