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不管因为生意上的互补,还是精神上的互补。
哈德门和年京,他们两个除了同样出身于京城南城的胡同,就再无半点相似之处的人,居然越走越近乎。
甚至形同莫逆,颇有相见恨晚之感。
而由此,哈德门最大的变化,就是对于年京的那些吹嘘之词和夸张的描述信以为真,欲望更加膨胀了。
而在年京一朝发迹,走向国际的白日梦中,他吹嘘的美好未来应该是这样的。
雇俩马仔帮他背着装满各国护照的行李,一边欣赏多姿的世界风光,一边挣着美元、法郎、里拉什么的。
不,他不会看到这些钱的,也没必要,国际清算银行会帮他把这些事办妥的。
他们会为他在瑞士的银行里开一个户头。
他们还会告诉他,最近美元疲软,应当多换点坚挺的马克、日元窑儿着,等美国经济复苏的时候,再把他换回来。
然后他会像那些华尔街大亨那样,嘴里叼着十美元一支的哈瓦那雪茄,眼皮都不抬的张嘴说一声“Yes”或者“No”。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