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报纸上说的,百分之七十的京城住户已拥有国产或进口的电视机。
那恐怕还是以黑白电视为主,以九寸、十二寸的居多。
而且这个数据也很让人怀疑真实性。
因为老百姓的身边,日落之后的典型场景,仍然是晚饭以后,拥有电视的家庭的小院成为邻居们不约而同的聚会地点。
甚至于这个时期,市民们为了追求好的收看效果,发挥了无穷的想象力。
比如通过上红中蓝下黄的色片,他们能把黑白电视变成彩色。
或是能通过放大镜的“外挂”装置,把小电视变成大屏幕。
这些聪明的小发明,构成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流行记忆。
究其原因,还能因为什么啊?不就是没钱嘛。
这个时候,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毕业生也不过挣五十八块八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