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渺自然能够感应到,心中那点因修为低微而产生的轻视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带着敬畏的感慨。
“天才,竟至于斯……”云渺在心中喟叹。
他见过许多惊才绝艳之辈,有路宗内亦不乏天资卓绝的弟子。但像高见这般,以区区六境之身,在学识、心性、胆魄上展现出如此不合常理、近乎妖异的“全才”特质,实属生平仅见!这已非“天才”二字可以简单概括,简直像是天道倾注了过多气运的……异数!
还好,他是正道。
于是,他不再去想高见如何能做到,也不再质疑其成功的可能。当那“心无挂碍”的虚空意境弥漫开时,答案已然不言自明。
云渺道人收敛心神,将所有的震撼与叹服压在心底,只剩下一个无比清晰的念头,他得护持好高见,否则的话,幽明地不会善罢甘休。
而高见这边,心中神意只是运转,‘明’在此刻,却正是如此。
看得世上只是一物,极明极亲,无一毫障碍。以此心意,澈地光明,才有动处,更无邪曲,如日月一般,故曰明明德於天下。
修行到此处,都於此处,受名受象,不消走作,亦更无复走作,那移去处,故谓之止。自宇宙内外,有形有声,至声臭断处,都是此物贯澈,如南北极,作定盘针,不由人安排得住。继之成之,诚之明之,择之执之,都是此物指明出来,细贴出来,则为心为意,为才为情。从未有此物不明,可经理世界,可通透照耀。
窗外,是凝固的、翻滚的、由亿万怨毒面孔和无尽枉死之念编织成的绝望深渊。每一张扭曲的脸孔都无声地咆哮着永恒的憎恨,粘稠的黑暗如同最污秽的沼泽,试图将飞舟连同其内的一切生灵拖入永恒的沉沦。
就在他睁眼的刹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