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中年人听闻此话,立刻面露欣喜,然后躬身下拜,激动的说道:“丈夫处世,难遇知己,大人见辟,恨无以报德,只得罄竭心力,大人在船上这几日,恳请让我每日送上饮食,不取分毫!”
显然,高见这些话说到他心里了,抽添火候之功,可是一门学问,火候未到,气味不足,火候太过,气味遂减。火以桑柴为妙,火候之妙,有毫厘千里之差,若非细细钻研厨艺的人,否则断然不知道味道能差的这么大。
常言道,世间之物无不堪吃,只是唯在火候,善均五味,火候,宜文宜武,宜撤宜添,瞬息难差,火候多一则色不光,少一则肉不成,本色杂现,变化微妙难寻。
第二百一十九章纸条
司厨者,能知火候而谨伺之,则几于道矣,譬如这道鱼,起早则变黑,起迟则活肉变死。屡开锅盖,则多沫而少香。火熄再烧,则无油而味失。
鱼临食时,若是火候好了,色白如玉,凝而不散者,活肉也。如果火候过了,则色白如粉,不相胶粘者,死肉也。明明鲜鱼,火候不足使之不鲜,可恨之极。
只是,普通食客的话,只知道关注食材,仿佛只要食材够好,不管如何做,都会好吃,所以他也随着大流这般说话,吹嘘一下自己的食材,这样就能让客人高兴。
而眼前这位大人,一眼便能看出他清蒸的火候,还以重宝赏赐,确实让他生出一股知己之感,顿时自告奋勇,提出让自己负责对方在船上的所有饮食!
可惜的是,高见摇了摇头,满脸遗憾的说道:“可惜了,我要去神都阳京,明天就到了,今晚能吃到你的菜,也算是有缘分,之后的饮食,恐怕就无缘咯。”
“啊?竟然如此……那还真是……”厨师低头,有些可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