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江山社稷’,其中的社,就是这个地方。
《五经异义》曰: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徧敬,封五土以为社。
这里是祭祀的重要地点,甚至远远超过所谓的‘城隍庙’。
城隍庙只是城隍爷的庙宇而已,而社,则是整个祭祀的核心地点,社稷二字甚至可以当做整个神朝的代名词。
《春秋》内也称之为‘公社’,具体则根据每个地方的社不同,沧州城内,左岸办公的地方就是‘州社’,县内有‘县社’,村内有‘村社’,乃至于在神都阳京则有‘国社’或者叫‘大社’,都是封五土于内而成。
五土,一曰山林,二曰川泽,三曰丘陵,四曰坟衍,五曰原隰,取五土之不同颜色,封做祭坛,便是建立‘社’的方式。
哪怕是如今,天子大社,也要以五色土为坛,各地都需要拜受天子之社土,根据所封之方向的不同,授予不同的土。
东方受青土,南方受赤土,西方受白土、北方受黑土、中央受黄土。
他如其方色,再苴以白茅,授之各以其所封之色,归国以立社,故谓之受茅土。
你要接受来自神都阳京的‘五土’,才能建立‘社’,然后才能够将所有的神祇纳入神朝的体系之中,以此来表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可以说,所有祭祀中心,都是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