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记者
“酒糟鼻子赤红脸儿,光着膀子大裤衩儿。脚下一双趿拉板儿,茉莉花茶来一碗儿。”
“灯下残局还有缓儿,动动脑筋不偷懒儿。黑白对弈真出彩儿,赢了半盒小烟卷儿。”
“你问神仙都住哪儿,胡同里边四合院儿。虽然只剩铺盖卷儿,不愿费心钻钱眼儿。”
“南腔北调几个胆儿,几个老外几个色儿...”
这是何金银“扎根”东交民巷的第三天。一副黑色棉短裳从头到脚,扣着顶瓜皮帽,小伙儿看着就精神!蹲在使馆区固定的“等客区”排队等活儿。
嘴里哼哼的是这些天从“同行”那里学来的小调,这在“拉牌儿车的”车夫之间颇为流行。
何金银看似在卖呆,实则心里正盘算着前些天孙大圣的叮嘱。
根据北平警察总局汇总的资料,目前全北平二百万人中有近四万名“板儿爷”和“洋车夫”,群体成分极其复杂。
大概只有三成是从业十五年以上的老车夫,六成多是在北平“光复”以后才改行拉车的...剩下的一成人员组成更为复杂,都是近些年产生的逃荒农民、流亡地主,还有少数“走投无路”的军、警。
何金银当时下意识摸了摸鼻子,合着自己就属于那“一成”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