汜水之会近在眼前。
这一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儒剑宋之问一身儒衣,内衫里着了一层软甲,束发佩剑,若不是纵马从军中辕门出,端是一位翩翩文士游侠。
老将军路云山披挂上阵,拎着一杆红缨长枪,率八百精锐骑兵跟在宋之问身后,共赴汜水之会。
宋军阵营,宋之问出辕门的那一刻起,副将杨承就一直站在瞭望台上,密切关注汜水关关内的局势。
杨承的修为不如宋之问,无法像宋之问一样,能隔着三十里和汜水关内的小先生陈守仁隔空对话,能明察秋毫,看见汜水关里的一举一动。
可只是看个大概,杨承还是能够做到的。
陈守仁提出的汜水之会很刁钻。
汜水横亘两军阵地,汜水关和宋军大营距离汜水的距离,左右大约都是十五里。所以只要他盯着汜水关内的局势,就不怕陈守仁突然反水,出兵汜水。
因为只要陈守仁出兵,杨承一声令下,宋军也会倾巢而出,与汜水关的军队同时抵达汜水河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