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零五章 地方上思想开放 (2 / 3)

作者:齐橙 最后更新:2025/8/1 10:04:48
        “其实,我们也是响应中央的号召,摸着石头过河……”高逸平顺着海青文的话说道。

        在高逸平的心里,对于这件事又岂是没有犯过嘀咕的。劳动服务公司刚刚完成了一桩100万元的出口业务,公司留成有30万元,还给化肥厂上缴了20万的分红,可谓是放了一颗卫星。

        依着高逸平的想法,高凡只需要照着这条路子做,一年能够做成两三桩同样的业务,就足够向上上下下都有交代了。

        要知道,化肥厂这么大的盘子,1000多职工,一年也就是几百万的产值,利润少得可怜,有些年份甚至直接就是亏损。

        厂里的一个劳动服务公司,几乎没有啥固定资产,只有200多个一点技术都没有的待业青年,如果一年同样能够做出几百万产值,还有上百万的利润,搁在哪都算是辉煌的成绩了。

        第二百零五章地方上思想开放

        在这种情况下,高凡还必要折腾那些不着调的妖蛾子吗?

        可高凡却告诉高逸平,郑立农亲自安排他承包化肥厂的劳动服务公司,不是光让他做出几百万产值就够的。郑立农需要的是打造一个产学研联动的典型,以便向全国推广。

        高凡通过一个科技新产品,打开了日本市场,实现了出口创汇和利润双丰收,这只能算是初见成效,离成为值得全国学习的典型还差得很远。

        化学清洗剂的研发,自始至终只有高凡一个人参与,这不能算是产学研的联动。要实现产学研联动,必须建立一个技术研发中心,吸引大批研究人员参与,拿出足够多的科研成果并转化为经济效益,这才符合郑立农的要求。

        邀请海青文带领自己的团队入驻沧化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就是高凡的第一个尝试。随后,他还会以各种方式,招募更多的科研人员为沧化公司服务。

        在北京的时候,他向449宿舍的同学放出一个重烷基苯磺酸盐改性的项目,也是这样一个目的。

        未来,他还要与清华、浦交大、金陵大学乃至茂林工学院等高校开展同类的合作,当然,还有国家以及省内的化工设计院、相关化工企业及化工设备制造企业等,也是高凡预备接触的合作对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