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凡岂能不懂潘越的意思。他看着潘越说道:“老潘,你不会觉得郑部长当初说的话,只是随便说说吧?”
潘越说:“当然不是,郑部长把我调到水化设来当总工,就是让我来开发小型聚酯装置的,这个我肯定是知道的。”
“那你为什么要消极怠工呢?”
“我没有消极怠工,而是……”
潘越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一个更委婉的说法,索性便直说了:“郑部长光交代了要我们水化设开发小型聚酯装置,可是没说钱由谁出。我打报告给化工厅要求批10万元的研究经费,两个月了还没有批下来,这能怨我吗?”
“那怨谁?”高凡问。
潘越稍一错愕,答道:“谁也不怨,谁让咱们是发展中国家呢。”
他话是这样说,语气里可全都是怨气。
郑立农安排他到水化设来当总工的时候,潘越是踌躇满志的,也下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决心,打算好好干出点成绩,对得起部长对自己的青睐。
可是到了水化设之后,他才发现,郑立农光说了让他开发小型聚酯装置,却没说前期投入由谁出。他当了水化设的总工不假,手下也的确管着好几十号工程师,可开发一种成套设备,是要花钱的,没钱他能干成个啥?
他也曾向厂长提出了经费申请,厂长向他抱怨说厂子这几年经营情况不佳,账面上甚至是净亏损的。幸好国家有政策性亏损的一些补贴政策,厂子才算是能够有点钱,但这些钱是要用来改善职工生活的,怎么可能投到研发中去?
小型聚酯装置这事,既然是部长交代下来的,经费自然应当由上级提供,哪有企业自己投资搞技术开发的道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