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三十三章 过去为什么没人说过 (2 / 4)

作者:齐橙 最后更新:2025/8/1 10:04:48
        郑立农已经点起了一支烟,这是他打算听别人讲道理时的一个习惯性动作。这个举动,可以给讲述者制造一个心理暗示,那就是副部长此时正在休闲,自己多说几句,也不会耽误副部长的工作。

        反之,如果人家讲话的时候,你正襟危坐,显得很认真的样子,对方就容易紧张,生怕说错什么,对不起领导如此重视。

        高凡在来水南的火车上与郑立农聊了一路,对他这个标志性动作已经有所了解了,见状微微一笑,说道:“郑部长,您能不能回忆一下,您是怎么形成5000吨级装置不适合我国国情这样一个印象的。”

        “我说了不适合我国国情吗?”郑立农一愣,旋即便醒悟过来。

        他的确没说过5000吨级装置不适合中国国情,但他说这个级别的装置已经被淘汰,没必要再开发,其实潜意识里就是觉得它不适合中国国情了。

        一旦反应过这一点,一个新的问题就出现了。5000吨级装置被淘汰,是国外的潮流,自己怎么会轻易地就把它当成国内的潮流了呢?

        吴哲夫见郑立农发愣,便替他回答道:“小高,咱们国家提出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那么技术上与国际接轨就是必然的选择。

        “国际上已经淘汰了5000吨级的聚酯装置,代之以5万吨以上级别的装置。大装置具有规模效应,生产效率高,能耗低,产品质量稳定,操作人员少,这都是众所周知的。

        “国家之所以拿出这么多宝贵的外汇来引进大规模聚酯装置,也正是看到了这些优点。

        “在这个时候我们再花精力去开发5000吨级的装置,相当于开历史倒车了。”

        “吴秘书刚才说的5万吨级以上装置的优点,都是对的。那么,吴秘书认为,这个级别的装置有什么缺点呢?”高凡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