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矛盾点与核心关系。
在剧本发展期间,主人公建立的核心关系与长期目标碰撞,会引发怎样的融合点与矛盾点。如果预想中的高潮点仅仅存在一个片段,便由长期的核心关系渐渐联系而成。
第五,节奏。
开场→了解背景→铺垫人物→发生冲突→解决冲突或延长冲突→埋下隐患→人物日常或感情线插入→小高潮→形势骤变且极大转折→收回隐患或伏笔→最低谷→黎明降临→大高潮→解决问题形式逆转→大量人物汇聚或死亡→收尾解谜→结局
如果故事足够长,可以插入“铺垫——小高潮——铺垫——小高潮”的循环。可以是人物高光,可以是揭开秘密。
第六,关键人物。
一个剧本,既存在协助主人公的同伴,也存在反对主人公的敌人。
同伴分为四种,集聚力高且自由度高,集聚力高但自由度低,集聚力低但自由度高,集聚力低且自由度低。
敌人分为多种,根据主动性与敌对度衡量。例如一个人投靠敌人却是为了帮助主人公,此人主动性高且敌对度低。例如主人公身边的背叛者,此人主动性高且敌对度高。
一个全面的剧本,每种类型的人物都存在,且可以增添更为细分的衡量要素。
其中,最重要的是幕后主使的存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