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1983年,五年后才1988年,差不多正赶上香江经济最癫狂,电影市场最红火的时间节点。
苦熬苦业等到那天,院线被收回去了,招毅夫也能未卜先知?
“十五年,不必看市场环境,我每年加租百分之五。”
翟远知道这个条件肯定打动不了招毅夫,他们这种大亨未必看得出电影市场的前景,但肯定看得出地价还有大把升值空间。
到时候拆戏院、卖地皮,肯定比租戏院出去赚得多。
他咬了咬牙,又加了个条件:“以后招氏如果还想做电影,除了暑期和贺岁这两个档,其余时间这四间戏院优先给招氏排片!”
这就相当于翟远花钱跟招氏一同合作,让出去一部分主动权。
因为在他印象中,招氏电影停产没过几年,宝岛八大片商便陆续进场,电影市场被越炒越热,招氏眼热之下又跟电视广播公司合组了一间大都会电影公司,由房怡华小姐全权负责。
电话那头,蔡兰轻嘶了口气,显然连他都觉得翟远在做赔本生意。
得多自信才能保证每部电影都卖座,才能收回每年几千万的租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