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领导与‘领导’
“1979年,我们第一次提出来要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当时中华电力公司和港灯都主动来接触,希望将来可以购买核电,缓解未来香江供电不足的问题。”
“不过后来舆论声量太大,市民担心泄露问题,百万人大签名反对在岭澳湾一带建站,港府的态度同样模棱两可,迟迟没有给出确切答复,以至于拖了几年时间,期间中电和港灯也不再似从前热切,观望起我们的一举一动。”
“但是领导们认为,核电站是发展大计,将来不单止解决香江的供电问题,更重要是给整个珠江三角洲提供稳定的电力系统,所以坚持立场表示大亚湾核电站的落成不会改变,于是中华电力公司这才再次提出合作,重启当初的合资协议,出资25%共同发展建设。”
半山的一间咖啡厅,从鹏城来的同志——一位姓符的领导秘书——简单介绍了下大亚湾核电站从无到有的历程。
回顾这近十年的曲折,符秘书又忍不住唏嘘道:“不容易啊,当时我们全国的外汇储备还不到2亿美金,说要建这么个核电站预计得花40亿美金,真是心有余力不足。”
翟远靠在椅背上,轻笑了下:“可现在大亚湾核电站的主体工程,也已经开工动土,路都是走出来的。”
符秘书深以为然点点头,又笑着说:“是啊,有一就有二嘛,大亚湾核电站是我们国家第一个大型中外合资企业,翟先生你的神山半导体,恐怕很快就能成为第二个了。”
“我努力。”翟远搅拌着咖啡,笑着回应一句,接着说道:“我一路了解下来,中华电力公司依旧是大亚湾核电站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但是符秘书,就像我之前所讲,作为核心能源基地,我们的技术发展也不能太单一啊,升级产业链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产业链?”
“即是产供销多线发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