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想,上过高中的人,就是不一样,为了避免村里的产业过于单一,不仅带头建造了新型覆膜塑料大棚,还研究出了阳光房,并提出机械化大棚这个概念。”
“起初,咱这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不理解什么是机械化大棚,只以为是拖拉机加一些机械设备,谁曾想,是现在这般模样。”
伴随余老六的话音,侧旁的投影仪播放已经建造完成的竖轴塑料大棚。
画面中,犹如曾经的设想,轨道穿过加大加宽加高的塑料大棚,或施肥,或翻土,或播种,或灌溉,或收割……
然后一筐筐蔬菜装进车厢,车头再把车厢从北推到南,直接存入保鲜仓库,等待向外运输,或等待无菌车间加工处理。
“不过,虽然这一切令我们暂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若想一起奔小康,还需扩大种植面积。”
“问题是,十里营地处偏远,交通便利性远远不及寿光,根本无法复制对方模式。”
“为此,我们聘请大股东余阳同志,担任运营顾问,帮忙出谋划策。”
余阳接过话题。
“许多人都知道,西边高速的桥洞子,是困扰十里营多年的大问题,每逢帮家里干农活,下地经过那,我都会思考如何解决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