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改造的核能装置、改造的信号塔火箭、改造的J14···
可以说,只要资源足够,相关人员足够,电能足够,生产只是时间问题。
即便系统产能比不上现实,比如拳铺机械制造基地10秒下线一辆家用轿车,市政大厅的载具厂最快1小时制造一辆家用轿车。
比如巴蜀航天工业基地1天改装两座信号塔运载火箭,市长大厅的航天中心最快3天制造一座西塔运载火箭。
但系统出品,终究属于精品。
像J14。
自家费劲巴拉的搞出来,性能不错,战斗力也很强,但它不属于系统产物,日常维护非常耗时耗力,填装弹药也需要专业人员。
现在不一样了,把技术录入市政大厅,消耗资源即可从飞机制造厂进行招募,并且其损坏了可以安排‘农夫→机械工程师’在飞机制造厂敲敲打打,填装弹药直接开进机库再开出来就能满载。
总之,这是一次质变。
也就是把现实科技录入系统,犹如阳澄湖大闸蟹拿到平东湖里涮一涮,瞬间变得高大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